查看苏州旅游地图 苏州地图全图——苏州地图全图高清版
“中”字头院所抢滩高新区 助推产业快速转型
□苏报记者 周建越 近日,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将与高新区正式签订落户协议,成立“中科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”。这是继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、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、中传媒苏州研究院、中移动研发中心等之后,又一个国家级大院大所落户高新区。 目前,已有包括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等“中”字头院所在内的70余家科研院所与研发机构进驻高新区,成为推动产业转型、绿色增长的重要力量。 “快”字当头—— 让大院大所“边筹建、边研发、边出成果” 中科院地理所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地理科学研究所,其在“资源环境领域”的研发成果位列中科院各院所第一,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地理研究的顶级人才。是什么吸引了地理所选择苏州、选择高新区呢? “我们考察了长三角许多地方,苏州最吸引我们!”在地理所位于苏州科技城的临时办公地,筹建负责人齐德利博士介绍,这是中科院地理所建所70多年来,首次走进地方区域。“概括来说,是苏州、是高新区对大院大所的热盼,是他们对战略性产业化公司的舍得投入!” “光办公租金这一块,高新区就给我们3000平方米临时办公房,免三年租金。在资金、政策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全方位支持,仅筹建期间,就有上亿元的资金支持。”齐德利告诉记者。 自今年3月首批人员入驻临时研发楼不到半年,就已成立起一个研究院,一个产业园发展公司,近10家产业化公司,总注册资本超过2亿元; 筹建中已进行了4批人才招聘,人员规模已近150人,其中博士占40%。 “作为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,地理信息产业包括北斗等在内的民间应用,到2015年将有5000亿元的市场份额。我们的目标是:要为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公众、政府部门、行业领域提供最具权威的地理数据,分享最有价值的地理思想。”齐德利充满信心地向记者表示。 事实上,不仅是中科院地理所来苏筹建是这样,这几年里所有进驻高新区的大院大所,都在实施着“边筹建、边研发、边出成果”的发展模式,让科研与产业结合,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,也使自身院所得到发展。 数据显示,这几年高新区已先后有中科院苏州医工所、中国兵器集团214所、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华东分所、上海光机所、电子科技集团22所研发中心、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70余家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进驻发展; 引进了日本富士通、五十铃、印度NIIT、立思辰科技、欧索软件、金游数码、纽威数控、特谱风能、住友电工等近400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、国内外知名设计开发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,形成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新能源、医疗器械等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创新型产业群。 集聚拓展—— 让大院大所孵化“产业化公司”,不断延伸新产业链 “一个大院大所的引进,在其周围,就会集聚起一批所属行业产业链来!”对此,高新区人有足够的眼光。 2008年,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落户高新区,这是该区引进的首个“中”字头大所。该所投资7.8亿,由中科院、省、市共建。目前已建成面积近7万平方米配套区域,正在建设9000平方米PET/CT总装中心和医用光栅调试中心。已建起了科医世凯、长光华医、长光华雷、长光华芯4家高技术企业。今年,还全资注册成立了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。在苏州医工所边上,建起了省医疗器械产业园,已集聚起几十家医疗器械企业。 2010年落户高新区的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,现已入驻11个研究中心与12个联合研发中心,完成28家产业化公司的注册;2012年已实现销售超过1亿元,2013年将达到5亿元。 2011年落户的国内首个校地合作传媒产业基地——中国传媒大学苏州研究院,目前首期已引进3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科技型产业化公司,并开始组织多项科技项目的申报,建成全球首创综合性文化产业云平台,预计5年内将引进产业化项目10家,产业化产值累计将达5亿元以上。 2011年落户高新区的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,目前已引进6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,其中包括全国前20强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——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、华南地区排名第一的广州三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,累计引进服务机构已达21家,初步形成了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。 已落户的中国移动研发中心项目,总投资将达21亿元,该项目力争今年年底动工建设,2015年完工。中国移动研发中心建成后,将重点推动云计算、物联网2个领域的科学研究。 今年7月27日,高新区所在的中国兵器集团214所与清华大学、东南大学、苏州大学签署建立“ME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大力发展微型机构、微型传感器、微型执行器以及相应的专用集成电路等。 “这些大院大所的落户,带来了技术、人才的集聚,形成了相关产业的集聚。结果也实现了双赢:这些院所在得到自身发展的同时,也提升了地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,推动了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。”该区科技部门负责人说。 栽好“梧桐”—— 让大院大所人才在苏拥有更好创业天地 国家级大院大所云集高新区,离不开当地高标准、高规格的载体建设、人才政策扶持以及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。 通过各类创新要素的整合,高新区搭建起了富有竞争力的创新载体与平台。仅苏州科技城建设,就已投入400多亿元,完成了区域25平方公里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,建成了国际标准的中国十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苏高新软件园、省首个专业园微系统园、省首个IT实训基地、省首家以服务外包为培养方向的高博软件技术学院等各类创新载体、科研中试楼及功能配套设施超过300万平方米。 3年前从英国牛津大学归国、现加盟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任医学影像室主任的崔崤峣告诉记者,她长期从事医学影像研究,“这里,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科研环境都非常吸引我。这两年又吸引了一个又一个大院大所落户,使生活、教育配套愈加完善。”崔崤峣说,她很享受这里的科研生活,现在她先生与孩子也都跟她一起回国生活了。 完善的产业链,吸引了不少民企“背靠大树好乘凉”。玮琪生物是一家民营企业,公司老总顾瑜告诉记者,他们是看中了医工所技术支撑平台,才在去年落户医疗器械产业园的。“目前,我们正在跟医工所的微纳加工中心进行技术合作,开发一种新产品叫微流控生化芯片。大院大所给我们民营企业发展,确实带来了很多隐形的‘实惠’。” |
上一篇:苏州欲建全国第一高楼"金鸡塔" 高度超700米/图 | 下一篇:【万科】情系遵道,姑苏红领巾爱心之旅 |